南昌高新区:算好产业转型与生态建设的“绿账本”-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6 11:06:5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南昌高新区:算好产业转型与生态建设的“绿账本”

字体:

  南昌高新区是江西省首批国家级绿色园区之一,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摊开南昌高新区的能源账本可以发现,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从2016年的68.3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24年的111.5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从2016年的0.14吨标准煤/万元降到2024年的0.11吨标准煤/万元。

  一增一减间,折射出高新区绿色发展之道。

  走进位于南昌高新区的中节能晶和科技有限公司24小时监管服务中心,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上,小到每个路灯、大到整个回路片区的电箱分布和运营状况都清晰可见;工作人员正通过平台动态监测南昌市红谷滩区路灯设施运行情况。

  过去,晶和科技依托硅衬底LED技术,靠销售照明灯具打开一片市场。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单靠灯具销售已无法在低价竞争市场中发挥优势。“我们开始售卖城市智慧照明管理服务,以能源管理模式实现节能降碳,构建城市节能生态。”晶和科技市场部副主任王慧介绍,这是公司开辟的一条新赛道,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可以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天气对灯具进行亮度调节,动态实现灯具的二次节能降碳。

  2023年11月,高新区出台《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从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治理等方面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其中尾水湿地生态治理项目就包含在内。

  位于鱼尾洲公园以北临江区域的尾水湿地水清岸绿、林木葱郁。傍晚,不少市民会来这里休闲散步。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水质浑浊发臭,历史遗留的52万立方米的粉煤灰露天堆存,飞沙扬尘,曾是高新区的一块“疮疤”。

  为了修复这块“疮疤”,高新区就地取材,将粉煤灰与黏土混合固化,将土壤改良为种植土,堆筑微地形,种植树木、水生植物等;同时,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多层级净化系统,把尾水湿地设计成高低错落的浅滩深塘形态,利用多层次水净化器、水下森林等“生态滤芯”实现水质过滤净化。

  “治理不是最终目的,把‘治污染’转为‘造生态’,实现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才是生态治理的初衷。”南昌市高新生态环境局局长尹志强说。

  今年7月,高新区启动2025年绿色低碳升级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支持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算清产业与生态间的‘绿账本’,让产业降碳的‘实招’与生态优化的‘实景’,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可计量、可感知的‘实绩’。”南昌高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局局长谢波表示。(记者高婷)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