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新华网主办的“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态链协同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辽宁沈阳举行。作为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聚焦工业互联网与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实践。
会上,一场以“健康数智转型在行动”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成为焦点。国药控股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国胜,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数智研究院院长刘兴村,新兴际华集团资本控股公司总经理薛振宇,罗氏制药数字创新负责人柳向楠,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生等五位嘉宾,围绕医疗健康数智化转型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圆桌对话现场
创新引领 探索多元化健康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在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健康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正积极拥抱变革,探索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本次圆桌对话中,五位嘉宾分享了各自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案例,展现了转型的多元探索与显著成效。
国药控股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国胜
邹国胜介绍了国药控股在医药流通领域的数智化转型之路。面对庞大的业务量和复杂的物流网络,国药控股自“十四五”规划以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技术和AI技术的应用,打造了覆盖全国的“国药大网”品牌。这一品牌不仅实现了作业自动化、流程线上化、决策智能化,还显著提升了企业在灾难等紧急情况下的保供能力,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数智研究院院长刘兴村
刘兴村分享了力诺集团在数智化转型中的积极探索。作为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及大健康产业的多元化企业,力诺集团已成立31周年,并将今年定为了数字化、AI应用、工业互联网及投融资的元年。集团已启动多个智能工厂建设项目,通过数字孪生、5G+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智能化升级。这些智能工厂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兴际华集团资本控股公司总经理薛振宇
薛振宇介绍了新兴际华集团资本控股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探索。“我们投资了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人工耳蜗和脑机接口的企业。该企业在数字化引领、协同、联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数字化设计优化、数据协同决策、全链条数字化联动,实现了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全面提升。”
罗氏制药数字创新负责人柳向楠
柳向楠分享了罗氏制药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创新实践。罗氏制药利用AI技术优化患者全程管理流程,通过智能体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随访服务。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手段中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还提升了患者管理的同质化和效率。“罗氏制药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患者福祉。”柳向楠强调。
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生
刘振生则从中药企业角度出发介绍,“作为中药企业,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通过建立智能仓储系统,我们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多、管理难的问题,实现仓促自动存取流转,提升了仓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我们还在探索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溯源系统,逐步打造一个全链条智能、全程可溯源的现代中药智造新模式。”
直面企业数智化转型中的诸多挑战 共寻解决之道
尽管企业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围绕这些难题及应对策略,嘉宾们展开了深入交流,直面问题,共寻解决之道。
邹国胜坦言,大型集团数字化转型的“硬骨头”不在技术,而在组织重构与流程统一所带来的深层挑战;技术可采购、可集成,只要愿意投入都可以克服,难点在于的如何克服组织与流程的“惯性”,做好业务线“效率导向”与管理线“风控导向”的平衡。
刘兴村则指出了数据孤岛和业务流程断点的问题,力诺集团通过梳理生产制造端的数据流、制定数据治理标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措施,努力消除数据孤岛,打通业务全流程断点,实现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数据价值最大化。
薛振宇从资本端角度分析指出,企业需重点关注端到端问题以及库与库之间的协同问题。一方面,要确保数据得到充分应用,加强内部库与行业库、应用库之间的共享与协同;另一方面,投资方在考量数智化改造项目时,应着重关注项目的创新性、持续性和稳定经营性。
由此可见,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面临着思想观念、数据管理、协同共享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各方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为健康行业的持续发展扫除障碍。
标准建设 共享共赢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数智化转型任重道远,如何进一步推动数智化技术在健康行业广泛应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与会嘉宾纷纷提出诸多富有前瞻性的建议与对未来的期许。
对此,邹国胜强调,数据共享和数据打通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发挥数据的效能,必须建立数据标准、明确开放要求、建立互信机制,以此形成产业链的互动。从业务数字化走向智能决策,再走向数据的乘数效应赋能,实现放大效果。
同时,柳向楠也提出了加强医疗卫生数据标准建设的建议。他认为,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确保不同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和医疗科技公司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有效使用。同时,依托国家数据要素战略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有效管理和资产化交易,进一步提升数据价值。
刘兴村强调了医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构建政策牵引、技术融合、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的医药数字共享平台体系至关重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平台建设;企业应从需求角度出发牵头形成联合体攻关课题;学术和研究机构则应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瓶颈问题开展产学研合作。
刘振生则从中药角度指出,通过对用户健康数据的动态分析,可以构建用户健康画像,驱动药企开发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产品组合,更好发挥中药“一人一方”的独特优势。同时,临床数据与生产数据的互通共享对于提升中药产品质量和研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构建一个“数智驱动、全程协同、个性化服务”的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
薛振宇用“减价、价值、乘数”六个字概括了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终端应用成本能够逐渐降低,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同时,他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个人数据积累应形成联动效应,让更多人享受数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幸福。
“构建智慧医疗生态链的协同发展,需依托共同的愿景、价值观与目标。期待大家携手并进,共同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柳向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