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智能收储——中储粮河北产区夏粮收购见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10 15:34:15
来源:新华网

科技赋能 智能收储——中储粮河北产区夏粮收购见闻

字体:

  随着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目前夏粮收购正在加快推进。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首战,做好夏粮收购事关种粮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河北地区作为小麦主产区之一,夏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同时,科技赋能助力夏粮收购更加高效便利,存储更加绿色保鲜。

  “一卡通系统”提高夏粮收购效率

  走进中储粮邢台储备公司,一辆载满成熟小麦的送粮重卡停靠在库区门口,等待卸粮作业。中储粮邢台直属库副总经理刘庆辉介绍:“售粮农户到库区交粮,先要领取‘一卡通’进行登记。”“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从登记、质检到结算的全流程线上操作,农户凭身份证即可“一站式”完成售粮,售粮款24小时内到账。

7月4日,售粮农户在中储粮邢台直属库领取“一卡通”。新华网 刘勉 摄

  此外,为减少售粮农户排队时间,中储粮全面推广“惠三农”APP预约售粮,让售粮农户少跑腿、少排队、快售粮。同时,中储粮邢台储备公司在收购工作中还应用了新装备——液压翻板,进一步提高了卸粮入库效率。

7月4日,一辆满载小麦的卡车停靠在中储粮邢台直属库液压翻板作业区正在卸车。新华网 刘勉 摄

  邢台直属库目前有中心库和储备公司两个库区,在储备公司的收购现场,只见一辆满载小麦的卡车停靠在液压翻板作业区,随着操作人员启动系统,液压翻板将货车缓缓抬升,粮食从车尾部精准卸入地坑。粮食进入卸粮坑后,将会通过水平输送机与斗式提升机送至工作塔,依次通过滚动筛、震动筛进行双层筛选。筛选后的粮食还会进行第二次提升,确保粮食与杂质充分分离后再进入粮仓存储。

  绿色科技确保粮食安全存储

7月3日,在中储粮新乐直属库智能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技防技控”系统。新华网 刘勉 摄

  走进中储粮新乐直属库智能调度中心,巨幅数字大屏如同粮食收储的 “智慧大脑”。通过应用“技防技控”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粮情数据的实时上传,还能实时监测粮温、对异常粮情进行预警,结合AI技术可以对库区各作业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全方位提升夏粮收储的智能化水平。

  中储粮新乐直属库仓储管理科科长孙伟明说:“库区的摄像头一共是150个,既有仓内摄像头,也有仓外摄像头。监控员通过这些摄像头,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密切监管,粮食出入库所有业务情况尽收眼底。”

  抵达新乐直属库时,雨后初霁。夏季高温和雨后空气湿度的提升对于夏粮存储提出了挑战。

  在储粮方面,目前中储粮各直属库已经应用了多种绿色储粮技术,主要包括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氮气气调等。据中储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不同地区粮仓采用的储粮技术各有特点。

7月4日,在中储粮邢台直属库粮仓外设置的内环流控温系统。新华网 刘勉 摄

  地处北方的中储粮新乐直属库和邢台直属库均应用内环流控温系统,它可以让粮仓实现自带“中央空调”——冬季通过通风蓄冷,在粮堆内部形成“冷芯”,夏季再将冷空气抽出并输送到粮仓上部空间,实现低温或准低温储粮。冬冷夏用,自给自足,实现低温低碳环保储粮。较传统空调控温相比,不仅降低了能耗,同时可有效保证仓内粮食安全度夏。

  “我们设定了一个自动监测温度,一般设置到24—26摄氏度,如果说仓温高于26摄氏度,内环流控温系统就开始启动,低于24摄氏度就会处于关闭状态。”中储粮邢台直属库副总经理张俊霞说。

  政策惠农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邢台直属库和新乐直属库先后于6月上中旬启动中央储备小麦轮换收购,目前进度均过半。针对散户挂牌收购价格以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标准分等收购,充分发挥中储粮企业服务宏观调控的“主力军”作用。

  截至7月4日,两个直属库均尚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但都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完成了租仓合同签订、“一卡通”系统安装调试等准备工作。

  为防止谷贱伤农,粮食最低收购价被视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根据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相关政策规定,当监测的粮食到库收购价格持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时,由中储粮有关分公司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启动预案建议。经中储粮集团公司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同意后,将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预案。当预案启动地区粮食到库收购价格持续3天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以上时,及时停止预案实施,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开展市场化收购。

  当金黄的麦浪化作粮仓里的粒粒储粮,中储粮以科技创新为笔、政策护航为墨,书写着夏粮收购的高质量答卷。让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丰收的喜悦,安全“入住”现代化粮仓。(刘勉)

【纠错】 【责任编辑:刘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