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热浪中,“清凉经济”释放暑期消费强劲动能-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11 16:22:37
来源:新华网

酷暑热浪中,“清凉经济”释放暑期消费强劲动能

字体: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天津7月11日电(记者赵子硕)进入7月,天津出现持续高温。9日至11日,天津中心城区日最高气温突破35摄氏度。酷热难耐的天气仿佛一股催化剂,激活了“清凉经济”。从琳琅满目的清凉好物,到融合多元休闲体验的避暑游,再到烟火气升腾的“夜经济”,“清凉经济”正释放强劲消费动能,成为点燃夏日消费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清凉好物热销

  走进天津市南开区的一家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虽是在工作日,空调销售区依然人头攒动。

  “如今的消费者不仅关注价格,更注重体验感。带AI语音的空调、智能空气循环扇等成为新宠。”体验店运营负责人吴梦康介绍,进入暑期以来,门店日均客流量连续多日破万。

  在天津市南开区的一家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顾客在选购空调。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清凉电器”热销的同时,“清凉穿戴”也风靡街头。手持遮阳伞、脖挂小风扇、身着防晒服……天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全副“捂”装的市民。在淘宝等网络平台,消暑贴、驱蚊喷雾、挂脖风扇、凉感冰袖等“夏日神器”因小巧便携、实用实惠的特点频登热搜榜,部分单品月销量逾万件。

  在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游客用遮阳伞、小风扇等降温防晒。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消暑美食,天津刨冰也是当地市民夏日的必备好物。堆尖的冰山浇上酸磨糕、酸梅汤、炼乳调制的浓稠酱汁,再铺匀绵密红豆沙,沁甜黏润与爽脆冰碴交融,自上而下的冰凉感便层层袭来。

  上周末,南开区在南门外大街区域举办了一场户外刨冰节,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活动设在商场旁,能够借助商圈的人流,营业额很可观,一天能卖出400多份。”商户耿鑫说。

  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家街边商户正在制作刨冰。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避暑游受青睐

  走进国家海洋博物馆海底世界海博潜水中心(以下简称“海博潜水中心”),高温被隔绝在外,7米多深的池水中,潜水学员自由摆动双蹼,教练团队紧盯动作,不时通过手势指导。

  “我们拥有2300平方米室内潜水区,提供水肺潜水、自由潜、‘美人鱼’等体验。零基础游客也能在专业教练陪同下感受潜水乐趣。”海博潜水中心运营总监翟俊帅表示,7月6日开业以来,持续高温带动客流量显著增长,特别是亲子家庭数量明显增多。

  在海博潜水中心,演员在水下进行表演。新华社发

  高温之下,室内游泳馆、水上乐园等亲水场所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首选。天津一些景区结合夏日天气及暑期游客特点推出一些新项目、新场景,广受游客青睐。

  “一进溶洞就像跨进天然冰箱,外面30多度,洞里不到20度!”游客王女士选择来到天津蓟州溶洞景区“清凉一夏”。洞内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钟乳石,配合四季恒温18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

  “进入暑期,日均客流较平日增长30%到40%。我们今年还新增了4公里长的峡谷漂流项目,让游客体验速度与清凉的双重快感。”蓟州溶洞景区市场部经理王倩介绍。

  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宋伟龙表示,今年夏天,蓟州区策划20余项文旅活动,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消夏避暑天堂。

  夜经济焕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天津的夜生活拉开帷幕。近日,海河游船金阜码头新航季推出清吧航班,游客可在晚风中轻摇酒杯,聆听现场演唱,尽览津城夜景。

  天津津旅海河游船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宋琳说,近年来,海河游船开发了津味早餐航班、相声演艺航班、音乐演出航班等特色文旅观光班次,让海河上“流动的舞台”满足更多国内外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海河游船航行在天津狮子林桥附近水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入夜,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与湖南路交口,一条新竣工开放的步行街成为游客打卡的新去处。作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的重要部分,历经数月保护性修缮与功能升级后的“民园1920街区”,串联起了民园广场与五大道公园两大城市地标。

  游客在天津市五大道“民园1920街区”内游玩。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要沉浸式感受天津夜生活,五大道不可或缺。”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管委会副主任李亚静表示,这条新开放的步行街将为五大道百年历史街区注入新活力,也为今夏天津的夜生活增添一抹新亮色。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