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迎来量子时代?-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23 17:06:22
来源:参考消息网

人类已迎来量子时代?

字体:

  参考消息网5月21日报道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5月4日发表霍尼韦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维马尔·卡普尔和匡蒂纳姆量子计算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吉卜·哈兹拉的文章《量子时代已经开启》,内容如下:

  2024年底,即便只是偶尔关注科技新闻的人也能察觉到量子计算领域的热度不断升温。量子计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运用量子物理学能够解决那些即便是当下最强大的经典计算机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量子时代拉开帷幕

  在众多进展中,匡蒂纳姆量子计算公司2024年3月宣布在构建大型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突破。在一个月后举行的量子世界大会上,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微软和波音纷纷宣布了它们在量子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2024年12月,谷歌公布了其Willow处理器,这一成果被誉为实用化量子计算征程中的重大成就。主流公司对量子计算的热情日益高涨。

  紧接着,今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年度消费电子展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满屋的记者说,他认为距离“非常实用”的量子计算问世还有15到30年。三个月后,他在一群量子领域专家面前改口。然而,他的言论无疑引发了整个行业以及投资者对于量子计算创新进程目前所处阶段以及未来走向的思考。

  尽管许多人仍然认为量子计算距离真正的商业化应用还有3到5年,但作为该进程的参与者,我们不敢苟同。量子时代并非在15到30年后才会到来,也并非还需3到5年。事实是,量子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价值创造成为现实

  或许这一差异源于我们对技术到来方式的期待,即产品的重磅发布。在个人计算领域,1977年的苹果II电脑是第一台真正面向消费者的个人电脑。在商业互联网领域,1994年的网景导航者浏览器让网络走进数百万台桌面设备,点燃了数字革命的导火索。但量子计算与以往这些技术不同,其发展进程可见度更低且更为分散。

  你不会在百思买的零售店看到量子计算机出售,也不会看到革命性的量子计算应用程序。变革将发生在幕后,融入科学、物流、医疗和金融等基础系统之中。它的到来标志不是发布时刻,而是性能突破、解决问题以及持久的价值创造。

  除非你每天都奋战在量子计算机研发一线,否则很难意识到我们已经取得了如此长足的进步。然而,深入了解幕后情况就会发现,这项技术如今正处于广泛实现工业应用价值的临界点,商业用户已开始正视其真正的价值潜力。

  例如,全球制药公司正在疾病研究以及量子技术辅助药物开发领域前沿取得进展。在汽车和航空领域,企业使用量子计算提升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和电动车电池的性能。像我们这样的公司目前正使用量子硬件生成真正随机的加密密钥,使系统更能抵御当下的威胁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量子威胁。

  这些用例已不再只是理论上的构想,而是现实世界中具有商业可行性并能创造价值的举措。在航空航天、能源、金融服务以及国家安全领域,量子计算用例的开发并非遥不可及,而已是具有竞争力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超越了传统工具。

  如果将一种产品的商业时代起始点定义为价值创造开始的那一刻,那么量子计算的起始点已经成为历史。上述三个案例以及这个新兴行业涌现的无数其他案例都已在为商业实体创造价值。

  采取行动刻不容缓

  过去18个月,量子软件和硬件都经历了高速发展,其速度与经典计算早期阶段不相上下。就在不久前,许多人还设想10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能在10年内问世。但今年初,微软已推出全球首个由拓扑量子比特驱动的量子处理器。

  世界各国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并提供资金支持。据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统计,中国、德国、英国、美国和韩国在量子技术公共投资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许多其他国家也在资助相关项目,推动创新发展以及成果落地。高校纷纷开设量子工程专业,风险投资开始涌入这一领域,劳动力正向量子领域转移,商业量子计算生态系统也正在迅速形成。

  换言之,尽管有人认为量子计算的时代尚未到来,但事实是量子列车已经驶离车站。对于开发者、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若对投资、测试以及采用新技术犹豫不决,会让竞争对手抢占先机。量子计算的早期采用者已经在申请专利、建造基础设施、开发软件平台以及制定行业标准。袖手旁观就意味着在本世纪最强大的技术突破之一中放弃先发优势。

  量子计算不仅是工具,更是国家能力。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将吸引人才,获取数据,并确立这种新技术的监管、保护和使用方式,而那些在量子计算投资上落后一步的国家可能会在网络安全、能源建模、药物开发及国防应用等领域陷入苦苦追赶的境地。这不是假设,也不是关于一鸣惊人时刻的空谈。这一切正在发生,并在过去十年间不断加速。

  量子计算领域未来的领军者们现在正忙于构建相关技术并进行商业化。其他人或许会继续争论,但机遇属于那些将量子计算视为战略而非概率的人。如果你正在经营企业、制定研究议程、管理投资组合或制定国家政策,当下就是采取行动的时刻。(编译/熊文苑)

【纠错】 【责任编辑:郭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