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凌纪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7月11日联合发布《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北京抢抓科学智能战略发展机遇,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及产业高地加速迈进。
《行动计划》描绘了未来三年北京市发展AI for Science的路线图。以科学智能前沿技术研发和深度应用为主线,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落地、创新生态营造四个维度,提出17项具体任务。到2027年,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建设不少于10个高质量科学数据库,服务不少于1000万用户,推动在不少于5个领域开展深度应用,形成8个以上标杆应用案例,搭建共性服务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构建多渠道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开源开放生态,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图为7月11日召开的《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11日召开的《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卫华介绍说,《行动计划》突出“前沿引领”的总方向,强化“应用赋能”的总目标,践行“协同开放”的总路线。下一步,将以《行动计划》为指引,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双向奔赴,打造全球科学智能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北京市紧盯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将科学智能作为产业布局新赛道。2021年,北京超前布局成立首个专注AI for Science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布局AI for Science的“四梁N柱”。已产出全球首个覆盖90多种元素的大原子模型DPA、全球首个覆盖“读文献-做计算-做实验-多学科协同”的AI科研平台——玻尔科研空间站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图为玻尔科研空间站截图。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表示,《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北京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创新发展。北京作为AI for Science的策源地,在率先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上,北京有基础、有优势,已全面布局科研基础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从新闻发布会获悉,为保障《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牵头围绕AI+新材料、AI+医药健康等细分领域,陆续出台专项政策,推动资源协同,打出政策组合拳。
此外,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人工智能专项工作机制,针对科学智能关键技术、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等方面,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群,鼓励生态上下游企业及优势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完善科学智能创新生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用好算力券、中小企业服务券、数据要素市场示范奖励以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合作伙伴机制、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等政策工具和产业平台,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创新,打造以信息软件企业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应用主渠道和主要服务商,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