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社科院等高校与业界的专家学者,就“短视频直播平台促进城乡及各行业充分就业”这一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室主任陈云认为,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构建了就业友好型的发展方式,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发挥作用,展现了科技平台对就业市场的深层推动。
报告团队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平台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机会总量突破6455万。其中,直接就业岗位超过4921万,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1534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600万从业者已达到专职就业水平——其月收入与工作时长均高于社会基准水平,构成了城镇就业的重要力量。
报告分析,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已跨越早期流量扩张阶段,步入规范、可持续与融合发展的新周期。随着抖音等平台逐渐发展,增量空间趋稳,竞争焦点转向“质”与“效”的跃升。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商贸服务延伸至贯通一二三产业的全链条,为就业形态带来深刻变革。
“从丰富生活到丰富经济,最终实现丰富就业”——研讨会上,陈云将短视频平台的就业促进机制,提炼为“三个丰富”的递进逻辑。首先是丰富生活:平台从满足用户精神需求切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改变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进而丰富经济:平台激活分散的社会资源,如山区特产、地方小吃、非遗技艺等,使其从自娱活动升级为社会性生产;最后丰富就业:催生新业态、新职业,创造海量灵活与专职就业岗位。
典型案例印证了这一路径。抖音创作者“鸵飞飞”最初记录喂养鸵鸟的趣味日常,逐渐发展成完整产业链;“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则致力于推动乡村文旅资源变现,产生超规模效应。而一项值得关注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6月以来,抖音与人社系统合作的“DOU来云招聘”项目,以“直播带岗”的创新招聘模式累计促成17.98万人成功入职,精准匹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两端。
报告评价,当“鸵飞飞”们从兴趣出发构建事业,当山区农户通过直播将特产销往全国,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社会价值已超越商业范畴。超6455万就业机会背后,是数字经济对传统就业逻辑的重构——它降低参与门槛,激活长尾资源,让银发族、主妇、青年在“丰富生活,丰富经济,丰富就业”的链条中各得其所。此条路径未来的关键点在于,在效率与公平、创新与规范间,筑起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抖音平台平台形成的规模效应,让以前的完全自我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社会的消费品,形成了社会性生产,创造了就业机会,释放巨大就业潜能。”陈云指出,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包容发展,构建“就业友好型”增长模式,正在成为破题关键。未来,深化权益保障、弥合数字鸿沟、优化协同治理,将是释放数字经济就业新动能的关键。